成果展示

隊伍名稱 千蟲聖法第一代傳人
作品名稱 應用物聯網技術之病蟲害防治系統
指導教授 潘建良
團隊成員 楊賀翔、賴鴻德、林世宇
作品介紹 台灣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氣候條件適合熱帶水果的栽培,屏東縣更以其豐富的熱帶水果產量和廣大種植面積在全國占據領先地位。然而,近年來台灣的熱帶水果深受病蟲害和極端氣候的衝擊,每年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元,特別是東方果實蠅(Bactrocera dorsalis)的危害最為嚴重。 東方果實蠅繁殖力強,並具有長距離飛行的特性,給防治工作帶來極大挑戰。目前傳統的蟲害管理主要依賴個別管理和人工計數。經過多次拜訪在地農民及產業專家,我們發現農民難以精確掌握果實蠅的數量及其棲息環境。此外,農業資材管理困難,現有農務系統操作複雜且缺乏田間監測功能,這些問題導致了蟲害防治和田間管理的效率低落。 為解決上述挑戰,我們團隊研發並建置了一套「應用物聯網技術之病蟲害防治系統」,整合物聯網技術、生物防治方法(如費洛蒙誘捕)與農業資材管理模式。該系統設計以直觀、易用為核心,便於農民操作,讓他們能輕鬆進行農業資材管理及栽種紀錄,並即時取得害蟲密度或作物受害率的資訊,幫助農民及植物醫生進行精準診斷,採取適當的防治措施並評估效果,以提升水果產量與品質,同時優化田間管理並降低營運成本。 目前,大多數農業病蟲害偵測、作物診斷及資材管理仍依賴人力,如手寫記錄及視覺觀察,這不僅耗時且在農業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下易發生錯誤。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選擇在屏東縣沿山地區進行試驗,並設計出一套「應用物聯網技術之病蟲害防治系統」,旨在多方面提升作物管理與害蟲防治效率。透過行動APP開發、物聯網技術及害蟲防治技術的結合,實現了高效自動化的數位解決方案,涵蓋農作物管理、病蟲害通報與輔助診斷。 該系統透過物聯網數據收集與分析,為植物醫生提供田間作物診療的重要依據,包括農藥使用種類、時間、病害發生時的環境溫濕度等資料,幫助農民及植物醫生迅速做出決策,有效預防潛在問題。此外,透過微氣候感測器,農民能第一時間獲取農地環境的變化,便於進行灌溉、施肥等田間管理。我們還開發了東方果實蠅自動誘引計數模組,提供蟲害預警通知,幫助農民及時控制蟲害侵襲,降低經濟損失。
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