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隊伍名稱 百萬鱷魚背刺小丑
作品名稱 足壓與下肢肌電訊號輔助APP
指導教授 阮聖彰
團隊成員 江重毅、朱立洋
作品介紹 本系統是一套整合性的生物力學分析與個人安全監測解決方案,其核心目標是透過藍芽低功耗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技術連接外部感測器中樞 (Raspberry Pi),即時採集使用者的下肢生物力學數據(足壓、IMU、EMG)。數據經由在 Native 端 (Android/Kotlin) 運行的 TensorFlow Lite 機器學習模型 進行處理後,以熱力圖、壓力中心 (COP) 和即時圖表等多種形式進行視覺化呈現。 據本團隊發現,傳統的生物力學量測與個人安全警報系統有以下幾點瓶頸: 1. 設備成本高昂:專業的足壓板和肌電圖 (EMG) 設備價格不菲,限制了其在學術研究和小型機構中的普及。 2. 數據整合不易:不同感測器的數據通常需要透過複雜的後處理軟體進行同步與分析,操作門檻高。 3. 缺乏即時性與便攜性:量測通常需要在實驗室環境中進行,無法輕鬆應用於日常訓練或戶外場域。 4. 緊急聯絡功能分散:個人健康監測與緊急警報功能常分散在不同 App 中,無法有效連動。 本系統的目的與範圍如下: 1. 整合性數據採集:提供統一介面,同步記錄足壓、慣性測量單元 (IMU) 和肌電 (EMG) 數據,並將原始數據匯出為 CSV 檔案。 2. 即時分析與監測:利用原生 TFLite 模型進行即時壓力重建與視覺化,並整合一套基於力量分析的自動跌倒偵測演算法。 3. 緊急警報系統:當偵測到跌倒事件時,透過 Google Cloud Function 自動向預設的緊急聯絡人發送 FCM 推播通知。 4. 離線深度分析:使用者可匯入先前錄製的 CSV 檔案,系統會在本機使用 TFLite 模型進行深度步態分析,產出包含步頻、對稱性、COP 軌跡圖等指標的綜合分析報告。 5. 數據回放與管理:提供對已錄製數據的視覺化回放、管理及分享功能。 6. 個人化設定:允許使用者建立個人健康檔案,並管理緊急聯絡人、通知等設定。
照片